公司的价值(或总市值)称为市值或“市值”。公司的市值可以通过将公司的股价乘以流通股数来确定。
股票价格是公司价值的相对和比例值。因此,它仅表示在任何给定时间点公司市值的百分比变化。
股票价格的任何百分比变化都将导致公司市值的百分比变化相等。这是投资者如此关注股价的主要原因之一。例如,股价下跌0.10可能导致拥有100万股的股东损失100,000。
一般来说,股票市场的价格受供求关系驱动 。这使得股票市场类似于其他经济市场。出售股票时,买卖双方会交换股份所有权。购买股票的价格成为新的市场价格。当第二股被出售时,该价格成为最新的市场价格,等等。
有一些特定的定量技术和公式可以用来预测公司股票的价格。它们被称为 股利折现模型 (DDM),其概念是,股票的当前价格等于其所有未来股利支付总额(折现为其现值时)。通过根据预期的未来股息总额确定公司的份额,股息折现模型使用货币时间价值理论(TVM)。
简而言之,公司的市值是通过将其股价乘以流通股数得出的:
市值=股价x已发行股数
公司的市值首先是在称为首次公开募股(IPO)的事件中确定的。在此过程中,公司向第三方(通常是投资银行)付款,以使用非常复杂的公式和估值技术来得出公司的价值。他们还确定将向公众公开发行多少股票以及以什么价格发行。例如,一家价值估计为1亿美元的公司可能希望以每股10美元的价格发行1000万股。
经过公司上市,其股票开始交易的证券交易所,被确定股价的供需其在市场份额。如果由于有利因素对其股票有很高的需求,那么价格将会上涨。如果该公司的未来增长潜力不太理想,那么该股票的卖方可以压低其价格。
例如,假设招商银行(600036)在某一天的交易价格为71.41元,并且流通股为77亿股。还假设该公司的价值为71.41元x 77亿= 5500亿元。如果我们进一步迈出这一步,我们可以看到,美国脸书公司的 (FB)的股价为167.40美元,流通股为23.7亿股(市值= 3967亿美元),其价值要低于股价为71.41美元和77亿股的公司。 (市值= 5500亿美元)。
尽管通常用它来描述公司(例如大盘股与小盘股),但市值并不能衡量公司的股权价值。只有对公司基本面进行彻底的分析 才能做到这一点。市值是不足以对公司进行估值的方法,因为市值的基础不一定反映公司的价值。股票经常被市场高估或低估;市场价格仅决定市场愿意支付多少股份(而不是市场实际价值)。
此外,尽管它衡量了购买公司所有股份的成本,但公司的市值并不能确定公司在合并交易中将要花费的收购金额。
尽管市值通常是公司市值的代名词,但要记住,市值仅指公司股权的市值,而不是指公司总市值(可以包括其债务或资产的价值) )。